为什么孩子对亲情冷漠?
一、过度被爱让孩子失去爱的能力。
中国父母一贯的想法是,给孩子好的物质条件,便是最好的爱,这种想法简直大错特错。
对于中国的父母而言,我们很多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来源于原生家庭,我们的父母。自己也没有真正的感受到“爱”,所以也不曾真正了解过孩子的内心需要什么。比如当孩子满心欢喜的把自己喜欢的好吃的东西送到父母的嘴边时,父母出于疼爱孩子没有接受,让孩子自己吃了。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一种表面上的虚假礼让,因为孩子原本真心的付出没有得到父母的情感反馈和接受,最后形成的就只是礼节礼貌,其中蕴含的感情成分慢慢的就消失殆尽了。表面上的付出也是为了自私的得到,因此孩子根本无法养成感恩、真心付出的品质。
相比于父辈,我们这代父母在孩子身上倾注的关心和呵护要远超过他们,大多数的父母都会把子女的抚育问题当成家庭中的第一要事,凡事以孩子为先,似乎成为每个励志成为好父母的家庭的第一要务。
即便很多家长工作繁忙疏于陪伴,但也都是以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为前提。因此,相比与我们及我们的祖辈,现在的孩子得到父母关爱的指数恐怕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值。
据一份调查统计,61%的中学生认为自己与父母存在矛盾;82%的中学生认为家中有一个人最啰嗦;认为在家得不到尊重、父母经常不与自己交流的中学生有15.2%。
二、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孩子的好行为或者坏行为多半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特定环境产生。
美国的行为学家和心理学家安东尼·比格兰,40年时间去研究儿童兴趣、技能、能力、习惯与后天养育环境之间的关系。依据研究结果,他提出了“结果选择”理论。
结果选择指的就是,人类的行为顺序总是:先评估结果如何,再反过去组织行动。而不是相反。
也就是说,儿童任何习惯的养成,都是在早期养育中,某个行为的产生的结果,被不断学习固化。
譬如幼儿教育工作者发现,爱打人的孩子并不是天生喜欢打人的感觉,而是偶然发现击打能够赢得父母的关注,这种兴趣是在责怪中强化的。避免养出“暴力小孩”最好的办法是,减少对“暴力行为”的过度反应。
发展心理学认为0-3岁是孩子行为固化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及时给予孩子同情心、安慰行为能力方面的正面教育,就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缺陷,形成冷漠、自私的性格。
从事教育行业之后,才发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现在有很多孩子之所以存在如此多的问题,都是因为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家庭教育归根结底是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是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
如果一个家庭是亲情浓厚、友爱和睦的家庭,父母之间关系和谐,情感自然流露,对待上一辈老人关心孝顺,那孩子也会重情而有礼。
反之,家庭关系紧张,对老人苛刻而不尊重,那教导出来的孩子可能会对亲情淡漠。
孩子对亲情冷漠,绝不可能会是天生的,父母对孩子的用心程度和言行,都是无形中造就孩子性格的关键。
三、缺乏陪伴和关爱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在陪伴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让孩子感受到亲情。
因为这一时期是孩子人格和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亲情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情感之一,若儿时感受不到父母亲情,长大之后孩子便很有可能情感淡漠,对父母、对亲人缺乏感情。
人的所有性格上的缺陷,都来自于童年时期的缺失,因此,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最重要的亲人,如果从父母那里都感受不到亲情,那也不要怪孩子对亲情冷漠。
如何避免孩子对亲情冷漠呢?
一、要善于向孩子索取爱。
爱是双向的互动,有付出亦应有回报。一味的付出,只会让孩子误以为父母无所不能,根本不需要孩子的爱,这其实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爱别人的机会和能力。
家长要学会向孩子索取爱,比如孩子过生日期待父母的礼物,父母给孩子送上礼物的同时,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问孩子要送什么样的礼物给爸爸妈妈。当孩子以自己小没有钱的理由拒绝时,可以启发孩子,礼物不一定要用金钱买啊,表达心意就可以了,可以自己做张卡片或者帮家长做件事都是可以的。再比如生病的时候,可以跟孩子描述一下病痛的难受程度,鼓励孩子安慰父母。久而久之,孩子会从这些日常的行为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尽可能多给与孩子肤触和拥抱。
家有时是讲感情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并不能完全正确理解语言所代表的含义,这个时候不要强行的灌输,尤其在孩子情绪失控激动的时候,摸摸头,给他一个大拥抱,孩子就可以感受到他的爱,等他平静下来的时候,再讲道理也不迟。
人在拥抱的时候,身体会产生一种激素——内啡肽,这种激素能让人心情安静下来,对制止孩子的暴躁脾气,以及填补内心的安全感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给与孩子更多的尊重和自由度。
增加与孩子心灵的沟通,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比如菲菲妈妈,如果孩子真的不喜欢学钢琴,就不要强逼着她去练琴去考级,给孩子一定自由的空间,让她自己去选择。
四、多给孩子一些发泄情绪的机会,让家成为孩子的避风港湾。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对一些刚到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会让他们迷茫和不知所措。父母要多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变化,而不是麻木不仁和火上浇油。
很多时候我们分不清共情和同情这两个概念,同情是我知道你的感受,但我不一定有你那样的感受,而共情则是我知道你的感受,并且我也有跟你一样的感受,这是两个不同程度的理解,如果父母对待孩子都能做到先共情,再解决问题,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