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控力差如何解决?自控力,即自我控制的能力,指对一个人自身的冲动,感情,欲望,面对一些事物、突发事件、感情问题、面对金钱权利等等一系列的诱惑,进行的自我控制。
广义的自控力指对自己的周围事件、对自己生活和事业的控制感。它是能否支配自我的一种能力。你能否支配自己成功或者失败,你能否支配你的人际关系,你能否支配你的人生走向。
为什么要有自控力
自控力是一个人成熟度的体现。
没有自控力,就没有好的习惯。
没有好的习惯,就没有好的人生。
最易干成大事的是那些能掌控自己的人。
缺乏自控力却在妄谈成功,就像盲人在谈论颜色。
但是自控力是一个相对的范畴,如果一个人时时刻刻要想控制自己,按照完美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么这个人个人也容易走向极端。
怎样发展孩子的自控力
如果没有完整的自我意识,自控系统将毫无用武之地;如果自控系统能占上风,原始的本能冲动就会被抑制。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具有做这件事的冲动,以及抑制这种冲动的意志力。如果想要孩子具有更强的自控力,首先就需要让孩子具有更多的自我意识。
专注力是自控力的“试金石”.在能够控制行为之前,孩子需要能够管理或者控制注意。专注力能发展孩子的意志力和面对挫折的能力。专注力虽然是孩子学习所必备的能力,往往却很难在一本正经的学习中完全培养出来。专注力大都是在玩耍、游戏、运动、户外活动等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中培养起来的。
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孩子一定能做到专注。对自己不太喜欢的事情,也可能做到专注,但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控力。通过玩拼图、找不同等很多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当孩子完全投入游戏时,他们根本就不会受外界影响而分心。专注力需要从小就开始培养,不能等到孩子进入小学以后才开始重视。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做好孩子的情绪疏导。大人的目标得不到满足尚且会伤心、会恼怒,更何况孩子,因此一定给孩子宣泄情绪的时间和空间。当孩子的意愿达不到时,家长要善于发现他们的情感变化,做到感同身受。家长可以陪着孩子在合适的场地放声歌唱或者大声喊叫来发泄内心的不满。
家长可以陪着孩子狂奔、打球或者做其他运动来平息心中的怒火;家长可以陪着孩子做他们喜欢的事情,譬如打游戏、看动画片等,甚至陪着他们伤心、落泪也好,让孩子知道自己不是孤独的个体。
父母所做的情绪疏导为他们今后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打下了好的基础,也培养和加强了他们对自己情绪自控的方式方法,自然而然自控力会得到好的发展。引导孩子敬畏规则。一些常规要求、必须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待人处事的规则意识,一定要求孩子长期坚持做到,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习惯成自然,当孩子养成了习惯,就能很好地约束自己,规则的建立是帮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的必要手段。家长从最初就不能放纵孩子的自由散漫,不放过任何一个训练他们自觉性的机会,加强他们的自控力,持之以恒,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么发展孩子的自控力
一个人自控力的发育和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对儿童来说更是如此,他们每个年龄段会表现出自控力的差异性。当孩子遭遇不同的环境、受到不同的教育,他们的性格和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变化,会不同程度地作用于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比如,在看电视和做作业之间做选择,自控力弱的孩子往往会不顾学校、老师或家长等多种因素,只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选择看电视;而另一些孩子则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自控力的发生除了本能意识外,客观环境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因此,如何营造一个适合的环境帮助优化孩子的自控力胚芽,如何最大程度地避免负面诱因,从而更加合理地延迟满足——凡此种种,都是儿童自控力教育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尽管研究人员进行了不同的基因测试,发现控制“延迟满足”能力受到遗传因素的不小影响。
但研究者依然认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培养同样重要。“如果不实践就无法找出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米歇尔说,“所以后天的培养很重要,就像我们学习如何使用电脑一样,要从错误中吸取经验。”可见,在孩子的后天教育中,一个能够帮助自控力成长和优化训练的环境就显得极为重要。